產業用地通識概念
建筑容積率
建筑容積率是指一個地塊上總建筑面積與凈用地面積的比率。它反映了土地上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容積率越高,意味著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可以建設更多的建筑面積可能會導致居住或工作環境擁擠、綠化和公共空間減少等問題。相反,容積率低則建筑物相對分散,有更多的綠化和開放空間,居住舒適度較高。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圍內,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與占地面積之比。
建筑密度反映了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及土地的利用效率。建筑密度高,意味著該區域內建筑物占地面積大,空地和綠化等開放空間相對較少,可能會給人帶來擁擠感,且對通風、采光等產生一定影響。反之,建筑密度低則有更多的空地用于綠化、休閑等,居住或工作環境更加舒適。
產業用地規劃
產業用地規劃是對特定區域內用于各類產業發展的土地進行的科學安排和布局。
產業用地規劃根據區域的經濟發展目標、產業定位及資源條件等,確定不同產業所需的土地規模、位置和功能分區。規劃過程中綜合考慮交通便利性、基礎設施配套、環境保護等因素。通過合理的產業用地規劃,可以促進產業集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達產達效
達產達效是指項目或企業在建設投產后,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和實現預期經濟效益的狀態。
達產即達到設計的生產規模,實際產量與設計產能相符;達效則是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指標,包括利潤、稅收等。
實現達產達效通常需要合理的生產組織、高效的運營管理、穩定的市場需求以及良好的技術和設備保障。
土地使用年限
土地使用年限是指土地使用者對特定土地享有合法使用權的時間期限。
不同類型的土地使用年限不同,例如居住用地一般為 70 年,工業用地 50 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 50 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 40 年等。
土地使用年限的規定旨在合理配置土地資源,確保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企業或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包括新建、擴建、改建廠房、購置設備等。
固定資產投資反映了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力度,有助于擴大生產能力、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基礎設施等。
固定資產投資可分為不同類型,如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等。其資金來源可以是企業自籌、銀行貸款、政府投資等。
土地集約利用
土地集約利用是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土地集約利用強調在不增加土地面積的前提下,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的投入和產出。具體表現為提高建筑容積率、增加建筑密度適當限度內、合理安排產業布局以實現產業集聚等。土地集約利用有助于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土地通平類別
三通一平是施工現場應達到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條件;
五通一平是施工現場應達到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排水、平整土地;
七通一平指施工現場應達到道路通、給水通、電通、排水通、熱力通、電信通、燃氣通及土地平整等的基礎建設


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