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泰州姜堰區在上海舉行2025姜堰(上海)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投資說明會,推介姜堰投資環境,促成姜堰高新區與上海智能產業創新研究院、蘇中藥業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簽約戰略合作。
中南高科·泰州醫療健康科創谷項目作為姜堰精準匹配項目,獲得推介會的大力支持,并上榜《泰州日報》兩會專題,作為當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標桿示范。

“姜堰有特色鮮明的‘2+2+X’產業集群,正錨定‘康養名城’發展定位,以醫藥及醫療器械為破局之刃,積極打造‘健康谷’。”姜堰區副區長冒云介紹,姜堰現有醫藥及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64家,其中蘇中藥業連續18年躋身“中國醫藥工業百強”。
姜堰擁有市級以上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研發機構6家,總投資50億元的修正華東制造中心及生物醫藥(泰州)研究院正加快建設。該區還在全省首創戰略性新興產業擔保資金,5支專項產業基金投向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領域,總規模19.67億元。
而中南高科·泰州醫療健康科創谷項目正是姜堰高新區"1+2"產業集群的核心載體之一。占地面積約16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已建設標準化廠房20棟,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二期可根據項目個性化需求定制廠房,主要吸引醫療器械產業鏈研發生產項目入駐,以20億元總投資,25億元年產值目標,構建起醫療健康全產業鏈生態,成為區域產業升級的強力引擎。

政企協同:打造“五證齊發”標桿
項目自落地即彰顯"姜堰速度",通過政府"店小二"式服務實現五證齊發,較常規流程節省2個月工期。這種政企深度協作模式,不僅讓中南高科項目成為姜堰首個"拿地即開工"示范,更帶動園區形成"億元企業集群+科技企業矩陣"的創新生態。
目前園區已招引近20家優質企業,其中6家為億元級企業,科技型企業占比超50%,形成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智慧康養等細分領域的創新矩陣。
產業賦能:構建“康養+”生態圈
作為泰州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拼圖,科創谷聚焦醫療健康領域,通過"產業資源導入+精準服務"雙輪驅動:
01硬核平臺支撐:引入上海大學新材料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構建"研發-孵化-產業化"全鏈條服務體系。

重點培育高精度醫療儀器(如新高科分析儀器)、康復設備等細分領域,與周邊生物醫藥企業形成協同效應。

踐行碳中和理念,推動企業簽訂長期綠電協議,打造低碳園區標桿。

未來展望:千億目標的產業支點
在姜堰區"沖刺千億目標"的藍圖中,科創谷正發揮關鍵作用:
01經濟貢獻:全面運營后預計實現年開票25億元、畝均稅收47萬元,成為區域財稅增長極。

已簽約企業創造超千個高技能崗位,未來將形成萬人級產業人才聚集區。

通過"醫療+康養+旅游"融合,助力泰州打造長三角健康旅游目的地。

中南高科以"產業資源+服務生態"為核心競爭力,持續為姜堰注入創新動能。
正如園區負責人所言:"我們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提供者,更是產業生態的培育者"。隨著更多科技型企業的入駐,這片160畝的科創熱土,正成為泰州康養產業版圖上最耀眼的明珠。
(本文數據來源:泰州日報、中共江蘇省新聞網等官方報道)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