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中共中央決定:王浩同志任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同志不再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王浩此前擔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王浩生于1963年10月,山東單縣人,省委黨校大學學歷,中共黨員,二十屆中央委員。曾任山東省委常委、煙臺市委書記,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2021年9月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次年1月轉正。
王浩長期工作在招商引資一線,曾多次發表關于招商引資的講話,在過往主政過程中,其雷厲風行、鐵腕治理的風格,給當地留下了明顯的印記。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形勢下,他將如何給浙江筑牢“壓艙石”,鍛造新優勢,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
以下是王浩關于招商引資的部分講話與核心觀點。
要在工作重點上高度聚焦。注重抓謀劃,充分發揮我市的資源稟賦、基礎條件,謀劃好整體布局、每個區域、每個方面,推動產業強鏈、基礎設施成網、民生工程補短板;注重項目、產業、園區協調同步,樹立系統發展理念,做到抓產業靠項目、抓園區靠產業,抓項目著眼形成產業、建成園區;注重抓龍頭,千方百計培強做大現有骨干企業,想方設法引進新的龍頭企業,靠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產業發展、區域發展;注重招大引強,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優勢資源、工作精力向招引大項目、好項目傾斜;注重招才引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下大氣力把招才引智文章做好,把各種創新平臺搭建好,不斷提升產業整體創新能力;注重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用環保、安全生產倒逼現有產業轉型升級、走向高端。
要在服務和政策上高度聚焦。做到服務集中,體現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真正以服務重點項目、服務企業發展情況來看貢獻、論英雄;做到要素集中,加強生產要素保障供應,逐個項目研究分析,千方百計滿足需求;做到政策集中,中央和省、市政策要重點傾斜,各項獎勵政策要及時足額兌現。要在考核獎懲上高度聚焦。
健全完善考核辦法,進一步提高十項重點工作和市級重點項目所占比重。改進評比方式,落實工作任務,明確時間節點,逐月進行考評,加大獎懲力度,真正考出壓力、考出動力、考出效果。
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的理念,以項目建設的實際成效促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活力增強、生態優化、民生改善,靠高質量的項目引領和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要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緊盯世界500強和大型央企民企外企和行業隱形冠軍,靈活運用產業鏈招商、小團組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不斷加大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力度,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支撐和拉動力強的高端高質高效項目。
“一線工作法”要精準做好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堅持走以商招商、專業招商、產業招商、技術招商、人才招商的路子,做到招真商、引實資。要聚焦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強化專業人才、技術團隊、科研院所的招引工作。
要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一扇門、一張網、一次辦"工作,著力打造審批項目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的營商環境。各級干部要強化勤務員意識,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把工地當陣地、現場當考場,堅持辦公現場在一線、手續辦理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服務保障在一線,切實解決好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四最”品牌,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親自研究、親自推動,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帶動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政治生態。
要開展好工作回頭看,圍繞打造“四最“”品牌,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全面梳理,掌握工作推進情況,準確查找短板和差距,研究確定下步具體措施,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要認真開展社會效果評估工作,聘請第三方對優化營商環境效果和群眾、企業滿意度進行客觀評價,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
要聚焦服務水平最優,大膽改革創新,勇于探索嘗試,按照一切有利于營商環境優化、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則,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群眾認可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舉措,對工作經驗及時總結、固化機制,并在全市推廣。
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在全市廣大干部中大力倡導“”店小二“”精神,為發展服務、為群眾服務、為企業服務,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要全力確保明年一季度“開門穩”“開門好”。各地要謀深謀實明年的目標、思路、政策、措施,奮勇爭先、比學趕超,以工作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要全力以赴抓項目增后勁,按照“謀劃一批、推進一批、開工一批、加快一批、招引一批”的要求,不遺余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切實加強資源要素保障,持續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
要把招商引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找項目、跑項目、談項目,努力引進一批具有牽引帶動作用的鏈主型總部型產業大項目。要齊心協力拓市場促消費,靠前服務、精心組織“走出去”系列活動,謀劃實施好各類展會、洽談會,全力幫助企業穩訂單搶訂單拓市場,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強烈的憂患意識直面問題、補齊短板,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要以發展眼光和辯證思維正視存在問題,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抓綱帶目、以點帶面,集中精力、持續發力,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活躍全局,加快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
一要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堅持存量優化與增量崛起并重,通過做好以“延鏈、補鏈、強鏈、育鏈”為內涵的“鑄鏈”文章,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構建起支撐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的“四梁八柱”。
要把發展現代物流業擺上更加突出的地位,抓住關鍵、統籌推進,著力構建“一中心、多節點、全覆蓋”的現代物流空間布局體系。
二要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的理念,以項目建設的實際成效促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活力增強、生態優化、民生改善,靠高質量的項目引領和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緊盯世界500強和大型央企民企外企和行業隱形冠軍,靈活運用產業鏈招商、小團組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不斷加大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力度,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支撐和拉動力強的高端高質高效項目。
三要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以市場和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深入實施英才計劃,為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注入動力、提供支撐。
要在工作重點上高度聚焦。注重抓謀劃,充分發揮我市的資源稟賦、基礎條件,謀劃好整體布局、每個區域、每個方面,推動產業“強鏈”、基礎設施“成網”、民生工程“補短板”;注重項目、產業、園區協調同步,樹立系統發展理念,做到抓產業靠項目、抓園區靠產業,抓項目著眼形成產業、建成園區;注重抓龍頭,千方百計培強做大現有骨干企業,想方設法引進新的龍頭企業,靠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產業發展、區域發展;注重招大引強,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優勢資源、工作精力向招引大項目、好項目傾斜;注重招才引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下大氣力把招才引智文章做好,把各種創新平臺搭建好,不斷提升產業整體創新能力;注重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用環保、安全生產倒逼現有產業轉型升級、走向高端。
王浩指出,要在服務和政策上高度聚焦,做到服務集中,體現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真正以服務重點項目、服務企業發展情況來看貢獻、論英雄;做到要素集中,加強生產要素保障供應,逐個項目研究分析,千方百計滿足需求;做到政策集中,中央和省、市政策要重點傾斜,各項獎勵政策要及時足額兌現。要在考核獎懲上高度聚焦。健全完善考核辦法,進一步提高十項重點工作和市級重點項目所占比重。改進評比方式,落實工作任務,明確時間節點,逐月進行考評,加大獎懲力度,真正考出壓力、考出動力、考出效果。
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中發揮著引領和示范作用。要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省級以上開發區聚焦主業抓實項目建設、優化環境吸引高端要素,成為轉型升級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撐。
要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優化對主營業務收入、外貿進出口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等指標的重點考核內容設置,確保考核評價結果有效反映開發區整體發展情況。要確定考核基數,以主要經濟指標為基數考核今后的總量增幅。
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統籌吸引內資、外資,圍繞開發區產業定位落地更多高端項目。要強化環保要求和措施,以整個開發區為考核對象,合理布局水污染、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確保開發區廢水、廢氣達標排放。要加強土地集約利用,既考核開發區整體單位面積稅收收入,又考核單體項目單位面積稅收收入。要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該獎的獎到位、該罰的罰到位,引導開發區干部擔當作為,推動開發區比學趕超、爭先進位。
要抓好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績效工資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鉤,推動薪酬管理由“鐵工資”向“活薪酬”轉變,不斷激發開發區發展活力。

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